122015-10
筑客網·名師講堂第二季 相約陸志成、黃信景構建空間之美活動圓滿落幕
發布者:筑巢集團?????
2015年10月12日,由筑客網主辦、意大利IMOLA陶瓷承辦,普羅凡森藝術中心支持的筑客網·名師講堂第二季相約陸志成、黃信景構建空間之美活動,在曲江西安美術館拉開帷幕。
黃信景老師
在整個講座上,陸志成老師不僅闡述了各國設計建筑的不同風格,同時也提出了他自己的設計理念。通過設計作品的展現,重新解讀了設計作品中的人文觀、建筑觀和藝術觀。也讓在座的設計師們懂得了設計之本是“纖——工藝、素——素材、遺——變”,進一步闡釋了中國設計要先引進,在消化,之后是設計師自己的創新。他的這一理念讓設計們感同身受。
黃信景老師則跟設計師們分享了“超用戶心理的設計藝術與材料應用”,從心理角度出發去闡釋設計之美。在整個分享環節中,黃老師著重強調了“傳承”這一詞語,設計們要學會將“傳承”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作品中,不僅僅是設計房子,而是要滿足人的各種需求,并且將過去的文化、藝術,作用于現在的創新中去。
專家精彩觀點:
設計之本是“纖——工藝、素——素材、遺——變”,中國人自己的設計就是要先引進,在消化,之后是設計師自己的創新。
設計師感言:
孟甜:精彩的講座,穿越歲月,體驗藝術與時代碰撞的巔峰!
業之峰設計師劉美凌:每周唯一的休息日也充電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陸先生和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心理學教授黃先生講堂
王少平:清華教授講課是不一樣,收獲匪淺。
一個是設計哲學和美學思想的倡導者,一個是從心理學的角度解讀設計之美。當西方現代建筑與設計美學相遇,當設計哲學與心理學碰撞,產生的設計火花讓我們炫目,也讓我們知道現當代設計需要的是什么,缺失的是什么。筑客網名師講堂讓我們一起去探尋設計之美。
陸志成老師
黃信景老師
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教授、中國環境藝術委員會副會長陸志成,應用心理學博士、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心理學教授、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委員會副主任黃信景,與來自西安的300多位優秀設計師朋友們共同分享建筑空間與設計之美,現場人氣爆滿。
講座現場座無虛席
設計師們踴躍簽到
陸志成老師在現場跟300多位優秀設計師們一同分享了西方現代建筑空間的演變,通過經典案例的展示與講解設計理念,將西方建筑的精髓展現的淋漓盡致、通俗易懂,不時贏得臺下設計們的陣陣掌聲。
陸志成老師
在整個講座上,陸志成老師不僅闡述了各國設計建筑的不同風格,同時也提出了他自己的設計理念。通過設計作品的展現,重新解讀了設計作品中的人文觀、建筑觀和藝術觀。也讓在座的設計師們懂得了設計之本是“纖——工藝、素——素材、遺——變”,進一步闡釋了中國設計要先引進,在消化,之后是設計師自己的創新。他的這一理念讓設計們感同身受。
陸老師與現場的設計師互動頻繁
黃信景老師則跟設計師們分享了“超用戶心理的設計藝術與材料應用”,從心理角度出發去闡釋設計之美。在整個分享環節中,黃老師著重強調了“傳承”這一詞語,設計們要學會將“傳承”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作品中,不僅僅是設計房子,而是要滿足人的各種需求,并且將過去的文化、藝術,作用于現在的創新中去。
黃信景老師
設計們很認真的聽講
黃信景老師還從心理感官方面闡述了設計過程中表象實則是設計思維的體現,是歷史文化和設計文化的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只有把握住人的感官體驗,才能實現用戶心理需求的認知,達到心理預期的設計。
專家精彩觀點:
設計之本是“纖——工藝、素——素材、遺——變”,中國人自己的設計就是要先引進,在消化,之后是設計師自己的創新。
設計師要學會去尋找中國的建筑哲學,在設計時將最本真、最純粹的東西表現出來。
——陸志成
設計要以創新的方式,以變化的方式來運用傳統材料,或者以新材料還原傳統材料的自然效果,以此帶給人“驚喜”的體驗。
設計要突破傳統材料帶來的思維定勢和經驗束縛。
——黃信景
設計師感言:
甄兒:學而知不足,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太多。今天聽了黃老師和陸老師的講座,更深層次地了解了設計的意義,兩位老師思想也是別具一格,值得學習和思考。用兩位老師的話說:希望在以后設計師是在做出真正屬于自己的、中國的、東方的東西,用自己的體驗創造出自己的東西。設計源于追尋自己內心的感受!加油!
孟甜:精彩的講座,穿越歲月,體驗藝術與時代碰撞的巔峰!
業之峰設計師劉美凌:每周唯一的休息日也充電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陸先生和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心理學教授黃先生講堂
王少平:清華教授講課是不一樣,收獲匪淺。
一個是設計哲學和美學思想的倡導者,一個是從心理學的角度解讀設計之美。當西方現代建筑與設計美學相遇,當設計哲學與心理學碰撞,產生的設計火花讓我們炫目,也讓我們知道現當代設計需要的是什么,缺失的是什么。筑客網名師講堂讓我們一起去探尋設計之美。